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最佳上门女婿 !
既然胡杨要查赵家,现在赵家就没有秘密。
尤其是有周泰配合之下,赵家的一切资料很快就出现在胡杨的面前。
看着并不厚实的一叠资料,胡杨翻阅过去,很快就看过了所有资料。
赵家的情况并不复杂,至少表面上看并不复杂。
胡杨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不复杂,看似正常的资料中找到他们的异常之处。
翻看着资料,胡杨陷入了沉思。
四代海城人,他的太爷爷带着爷爷逃荒进入海城,后来就在海城定居下来,慢慢的变成了海城人。
这也是几乎近乎百分之九十九的海城原住民来源。
海城原本只是个小渔村而已,在赵如的太爷爷带着他爷爷来到海城的时候,海城也不过是个人口刚刚几万的县城规模。
但是几十年后,随着海城的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现代技术越来越先进,原来一片深海滩涂的海城,反而成为了良港所在。
紧跟着就是海运发展的时代到来,趁着这个机会,海城一跃成为国内大港,人口随之爆炸一般的增长,不到二十年,人口翻了几十倍,超过千万人口。
最近几十年随着科技更进一步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海城,让海城人口突破了两千万。
赵家就是这样算是土生土长的最早的海城人。
因为来的早,他们家当初划定户籍的时候,分到了几百亩的滩涂地种芦苇,当年海城芦苇是很有销路的产品。
而这几百亩滩涂地,就成了赵家后来发家致富的根本。
随着不断的开发,一直到二十年前,海城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之后,终于拓展到了赵家的那几百亩滩涂地。
原本只能种芦苇的滩涂地,一跃成为港口码头区一部分,价比黄金。
数百亩地,让赵家一次得到数千万赔偿金。
这几千万赔偿金,让赵家立刻成了豪富之家。
但是和许多卖地发财之后就开始醉生梦死的人家不同,他们反而仔细谨慎的投资,也是运气好,加上当时的经济上升势头十足,不管干什么都挣钱,赵家的资产很快翻滚到五亿之多。
可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大概十五年前,赵如出国留学了。
随着赵如出国留学,不到一年之后,他们就开始慢慢套现,把所有的投资全部收回,然后投资到了海外。
但是据说在海外输的一塌糊涂,不过这时候赵如也学成归来。
接着,赵如就开始在这家当初的金融公司上班,一做就是近十年。
胡杨看着他们家庭崛起、发家再到败落的全过程,淡然笑了起来。
投资海外,原本一个那么谨慎的家族,会一举投入所有,却不考虑后果吗?
更何况,当时投资海外的环境很差,国内人出去是很不受待见的,拿着钱都几乎无处投资。
当时赵家投资的几家公司,都是海城著名的大企业,效益极好,尤其是其中两家,每年只靠投资分红就有近千万之多。
他们是疯了还是傻了?
就算套现了其他企业倒也正常,可套现这两个企业的几百万原始投资就太不值了。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急需用钱!
至于说他们最后筹集了所有钱全部投入了海外,然后大败亏输,渣都没剩下只能去骗那些小孩子了。
更不要说,赵家如今依然拥有两套别墅,也没见他们过苦日子的样子。
尤其是自从赵如回来之后,赵家虽然表面上一直说没钱,实际上却是一直过着富裕的生活,从来拿钱不当钱。
如果说赵如是大公司老总倒也可以理解,可赵如不过是一个拥有几十个员工的金融公司,说白了就是个小型的金融作坊而已。
只靠这么一个小型金融作坊,每年花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而且这个金融作坊还不是他们家的,是人家的,赵如只是在里面当个业务员而已。
什么业务员能每年持续不断的拥有千万级别的收入?
这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
胡杨的倾向是他们根本没有所谓的海外投资,而是把钱投入了那个金融公司,那个金融公司又背靠天地盟,靠着天地盟的手段,每年坑死几家人,就足够满足这些条件了。
黄毅却有点纳闷:“那他们直接投资金融公司不就好了?”
胡杨倒是能理解他们的选择,淡然的点了点赵家的资料,说道:“亲戚太多,反目成仇。”
黄毅微微愣了了一下,亲戚太多不是好事吗?
可转念一想,尤其是想到胡杨和苏清涵的亲戚,顿时打了个哆嗦,要是那样的亲戚多了,还真是要命
赵如的亲戚也不少,只是她妈妈的娘家,就有四个舅舅三个姨妈。
赵如爷爷堂兄弟就有三个,下面有七个儿子,到了赵如这一代,堂兄弟小二十个。
这些人都先后和他们家因为钱的事情闹的不可开交。
唯一能够和他们保持密切关系的亲戚,也就只有赵如的大姑妈和二姑妈,这两家一直和赵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这两家的孩子,则是现在就跟着赵如在金融公司工作,收入很丰厚。
其他的亲戚只要上门,不是借钱就是要钱,但是不管借钱还是要钱,反正从来没还过。
赵如其实是在躲着那些亲戚,他们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所有人都把赵如当钱袋子!
赵如和当初胡杨的选择不同,胡杨当初的选择是忍。
而赵如却没有苏清涵这样能够互相相亲相爱的人,所以他选择了爆发。
趁着一次家庭聚会,故意喝了几杯酒,把家里人全部大骂一顿,从此绝交,不再往来。
比起胡杨,至少这一点上,赵如魄力十足。
胡杨正在思考问题,黄毅接着说道:“大少爷,我们还还发现他们的父母经常会去逛寺庙。”
胡杨的眼睛一下子眯了起来。
寺庙?
逛街也就罢了,去逛寺庙,一般人可没这个嗜好,除非是信徒。
这老两口少的时候每个星期,频繁的时候每隔三天,都要准点逛一次——每次都是准时早晨八点进入寺庙,出来的时间就不一定,有长有短。
“大少爷,根据我们的监控,他每次去寺庙,似乎都要带一些东西,比如箱子什么的,然后就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人出来。”
“我高度怀疑,他们是把东西送给了寺庙中,寺庙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