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 第114章 潜伏带来的影响

第114章 潜伏带来的影响

作者:姗姗来迟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

    “哦?徐老师您说说看。”

    方主任抬起头,看着徐谨言。

    “改剧本的话,我在学校就可以完成了。

    把你们的想法和需求,跟我讲清楚,课余闲暇时间,我来改。

    等到周末和没有课的时候,我带着剧本过去找你们。

    这样总行了吧?”

    徐谨言有些奇怪,这么简单的办法,他们应该能想到的。

    刚才不提,难道是因为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理论上这样是可行的。

    我们之前也这样做过,在作者本人来不了的情况下,这样操作过。

    但是呢,徐老师您可能不清楚,改剧本,他不是能一次性就能定下来的。

    很多时候,导演和剧组有了更好的想法和思路时。

    剧本也会随时被更改。

    即便是到了拍摄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果编剧不在的话,来回邮寄改剧本,太浪费时间了。

    所以编剧,往往都是跟着剧组走的。

    再加上电影拍摄的时间,往往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所以这样是为什么编剧的工资给的这么高的原因之一。”

    方主任一脸早知你要这么说的表情。

    不过依旧是很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意思是,剧组哪怕要跟着全国乱跑,编剧也要跟着一起?”

    徐谨言有些呆住了,原来,这个办法早就有人试过了。

    怪不得刚才人家没说,看来,还是自己想的简单了。

    “是这样的,除非编剧写的剧本极为精彩。

    导演、制片人都觉得不需要更改,直接按着拍,就行了。

    不然的话,编剧肯定是要跟着剧组走的。

    当然,编剧在剧组一天,也是有两元钱补助的。”

    方主任看徐谨言陷入了沉思,当然明白徐谨言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最终,又提了一嘴补助的事情。

    一天两元,十天二十元,一个月就是六十元了!

    那要是电影拍上个五六七八个月,那这收入,岂不是比上班还要赚?

    徐谨言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的编剧,居然这么幸福。

    而他没意识到的是,这年代,也是编剧话语权最大的时候。

    “小徐,你在中国文学上也发表小说了?”

    就在徐谨言和方主任、陈导纠结要不要全职编剧的时候。

    张老师突然拿着一本厚厚的16开杂志,兴冲冲的走进了办公室。

    “对,是潜伏吗?”

    徐谨言刚还在犹豫,要不要拒绝的时候,看着张老师手里的那本中国文学。

    点了点头。

    “对,潜伏!翻开第一页就是!

    我一看作者栏写着谨言慎行,就猜到是你了。

    你小子可是真行啊,昨天在燕京文学上发了霸王别姬。

    今天就在中国文学上发了一篇潜伏。

    说吧,你还在别的文刊上发了其他文章吗?”

    张老师将中国文学打开,第一页就是配了一幅插画的潜伏。

    指着页面右上角,刻意被放大的作者栏,脸上充满了喜色。

    “没了,暂时就这两篇了。”

    徐谨言接过来,随手翻到了潜伏的页尾。

    三百多页的中国文学,将潜伏的十万字,分成了三期,每期刊登三万余字。

    在十六开的页面上,一页一般也就4到500字。

    仅仅潜伏,就占了整整80页。

    已经是这一期中国文学的四分之一了。

    可见,中国文学有多重视这篇小说。

    “我能看看吗?”

    陈导看着那本厚厚的中国文学,又看了一眼方主任。

    方主任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陈导有些按耐不住了,小声询问了一遍。

    “没事,您看吧。”

    徐谨言将中国文学递了过去。

    1945年初,南京。。。

    陈导作为一名专业的导演,飞快的扫着这篇潜伏。

    原本想着看看这篇文章写的如何。

    到底这个徐谨言,只是一时幸运写出了两篇文艺成分都极高的文章。

    还是说,人家是真的有这个天赋。

    可没想到,刚开始还是一目十行的扫过去。

    再翻过了几页后,阅读的速度,就越来越慢。

    就在他沉浸在余则成迷失了方向,到底是留,还是走的时候。

    “老陈,这文章咱们可以回去再看。

    现在让人家两位等着,可不太好啊。”

    方主任拍了拍陈导的胳膊,提醒了一句。

    “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职业习惯,职业习惯了。”

    陈导被方主任提醒后,猛地一抬头,才发现徐谨言和张老师,都在看着自己。

    马上赔了个笑脸,解释了一句。

    将中国文学合上后,记下了这一期的时间。

    是今天。

    “没想到徐老师的这篇潜伏写的真好。

    不自觉的就沉浸了。

    差点忘了正事儿了。”

    陈导记好了期刊号,便将中国文学还给了徐谨言。

    “没事,没事。

    关于这个编剧,我刚才也想了一下,目前,我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所以跟组这件事,怕是只能说声抱歉了。”

    徐谨言接过中国文学,放到张老师的办公桌上。

    看着陈导,面露难色的说了一句。

    “这样,我看徐老师在文学上的天分,远超常人。

    不如我们回去后,将剧本需要改动和调整的地方,写出来。

    然后徐老师您按照我们的想法和要求,对剧本先进行一下改编。

    如果符合我们的要求呢,那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

    要是还需要改动,也不打紧,就按您刚才说的,周末或者有闲的时间。

    来北影厂里,跟剧组进行沟通。

    或者,在不耽误您学习的情况下,我们也安排一个联络员。

    您看这样,应该就可以了吧?”

    陈导看着徐谨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就跟徐谨言一开始的意见,基本上一样。

    只不过,似乎陈导在看了潜伏后,意识到了什么。

    马上提出了对徐谨言极为有利的条件。

    即便是旁边的方主任咳嗽了几声,也没搭理他。

    “呵呵,这个。。。似乎有些超出我们之前定下来的计划啊。

    我觉得还是回去跟厂领导沟通,开会研究一下再决定的比较好啊。”

    方主任耐住性子,等陈导说完。

    看徐谨言正要点头答应的时候,赶紧出言拦了一下。

    这种事情,厂领导没有拍板,咱俩就这么定了,不合适啊!

    “不用,我觉得不用开会研究了。

    时间就是金钱,不能平白浪费在开会研究上来。

    而且,刚才我看徐老师的这篇潜伏写的也极好。

    不知道,徐老师有没有兴趣,将潜伏也交给我们拍的想法呢?”

    陈导看方主任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又再次出口准备把这件事定下来。

    而且,说话的时候,还对方主任使了个眼色。

    看着桌子上那本厚厚的中国文学,方主任似乎突然明白了陈导的潜台词。

    马上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