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大汉骑军 > 第二百三十七章人选

第二百三十七章人选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大汉骑军 !

    用罢午膳,同乐顾不得休息,立即起驾赶往凌云阁,准备召见刘炯、张锐等人。半道上,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跑来,朝杜衡禀报了几句。杜衡走到同乐身边,轻声禀道:“丞相在御书房外请求见驾。”

    “就他一人?”同乐眯眯缝着眼睛斜靠在步辇上。

    杜衡回道:“只他一人。”

    一丝不悦之se在同乐脸上闪过:“他明知朕下午要召见前方回来的将士,还偏偏这个时候来打岔。”

    “陛下,丞相求见必有要事。依臣之见,陛下还是见见他。”杜衡小心翼翼地劝道。

    “也罢,去御书房。”同乐很不情愿,不得已还是要先去见见高颖。

    到了御书房,高颖弓着腰从外面进来,正要行跪拜礼,同乐开口道:“免了。”高颖刚站直身子,同乐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卿有何事要奏?”

    高颖低着头没有作声,同乐会意,一挥手,屋内所有的太监、宫女都悄然退下。

    关好门,高颖奏道:“臣今ri来,有两件要事奏请陛下。”

    “说,朕听着呢。”同乐知道他又要开始长篇大论,端起桌上的松花翡翠杯抿了一口茶,背靠在椅背上,摆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臣要奏的第一件事,是武勇伯张锐私留俘虏一案。”

    同乐闻之眉头紧皱,道:“这个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又提它做甚?”

    高颖像是没有察觉同乐话语中的不快,接着说道:“臣觉得这个案子尚有疑点,不应草率结案。”

    “疑点?有哪些疑点?”同乐更加不悦。

    “第一,告发信明明是文旌宇和宋金刚所写,可李伯药的调查报告上却成了一名叛匪为了陷害张锐所为,这不符合情理。”

    “李伯药已经说明了那是叛匪模仿文、宋二人的笔迹。伪造的告发信。他叫叛匪又写了一遍告发信,朕已过目,笔迹跟第一封信一模一样。所以,这分明是叛匪为了折损我大将,而造谣生事。”

    高颖摇头道:“陛下。世上哪有模仿得如此逼真的笔迹?臣非但没有见过,就连听说也没听说过。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李伯药为何不将他带回上都?”

    同乐有些烦躁不安,压了又压心中地怒火,才道:“李伯药不将那人带回上都,是因为张锐要处死他。”

    高颖语气强硬地道:“张锐心中倘若无鬼,为何要急着处死那人?”

    “你怀疑李伯药包庇张锐私藏战俘,还与张锐合谋作假,欺君犯上?”同乐的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这真是臣要说的第二点,派李伯药去调查此事。本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臣后来得知李伯药与张锐是帝大同学,并且关系密切,由他去调查案子难保公正。”

    同乐道:“你无凭无据怀疑他人。是丞相所为吗?”同乐此刻非常后悔当初同意高颖任丞相。高颖心胸太狭隘,当御史大夫还勉强合格,但绝不适合当丞相。前段时间,太尉也无意间流露出有推荐不当之意,可见他也觉得自己看走眼了。

    可高颖没有注意同乐的情绪,仍喋喋不休地奏道:“正因为身为是丞相,所以臣更要政律清白,绝不能容忍出现违犯国法军规、徇私舞弊之事。这个案子。臣建议重新派人调查。”

    同乐不耐烦地说道:“既是如此,那就责令虞世基再派人调查好了。”

    “不妥。”高颖反对道,“臣建议。调查人员应由吏部指派。”

    他地这番话,犯了忌讳,同乐呵斥道:“调查案子应由监察院负责,什么时候轮到政务院来管?如果这些事情都由政务院管理,你管理的事务是不是也太多了?朕知道你与张锐有仇。但也不能如此刻薄地对待他。办理公事不能掺杂私人恩怨。丞相应该有丞相的度量。”

    高颖脸se骤白,声音有些颤抖:“臣与张锐没有私仇。臣所做的是秉公办事。”

    同乐冷笑道:“张锐曾两次殴打你的次子,可有此事?”

    高颖没有想到同乐会说出这事,猛吃一惊,急忙解释道:“皇上明察,确有此事。不过那是后生们的私怨,并未影响为臣公正处事……”

    同乐毫不客气打断他的解释,严厉地说道:“你不用再解释,你以为朕不知道这些事情?其实朕在你提案要调查张锐时,就已经明白你的打算。当时朕同意调查,一是相信张锐是清白的,查不出什么问题。二是,希望你能自己醒悟,放弃私怨。可你揪住此事不放,已经结了案还要亲自派人调查,到底为了什么?你的所作所为,甚令朕失望。”

    高颖诚惶诚恐,跪下谢罪道:“臣一片忠心,往陛下明察。”

    同乐用手指着自己头上戴冠冕延上,挂着一串串地玉石珠子问高颖:“卿可知这是何物?”

    高颖虽不明同乐问话之意,还是老实地回答道:“这叫旒。”

    “旒有何用?”同乐又问道。

    这下可把高颖问住了,他从来没有细想过旒的用处,更没有了解过旒的用途,只能老实回道:“恕臣鲁钝,不知其中含义。”

    同乐说道:“记得朕七岁地时候,老师给朕上第一堂课时,曾问朕旒有什么作用。”

    高颖知道同乐所说的老师是宇文护,他自己也曾拜宇文护为师,但从未听老师解释过旒作用,心里好奇便恭敬地道:“请陛下指教。”

    同乐缓缓地说道,仿佛在追忆以前的时光:“朕当年回答不出来,老师解释道,挂旒的目的是提醒天子,对待臣子要宽容,谁能没有过失呢?该闭一只眼的时候就闭一只眼,象隔着帘子看人一样,不要总是明察秋毫。所以才有视而不见的说法。”

    接着同乐又指着冕到耳朵的地方各挂有地一块玉道:“老师还说,这个叫充耳,所以也才有充耳不闻的说法。为帝者在适当的时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才能体现出君主地宽厚。老师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话朕无时无刻不记在心里。所以你所做的一些事情,我也就不再深究了,权当没有听见。望卿以后,不论对何人何事,都保持一颗正直坦荡之

    高颖提议调查张锐,本不是为了私怨,但同乐认定他是因为高鸿两次被打而在报复。他一时也找不到解释的理由,情急之下脸se变得通红。同乐见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过了好一会儿,同乐见高颖没有说话,于是问道:“卿还有何事?”

    高颖才像是被突然惊醒,顿顿了说道:“今年太尉任期已满,理应在内阁中讨论新任太尉地候选人。”

    同乐问道:“卿可有建议地人选?”

    高颖回道:“依臣之见,贺弱弼可当此重任。”

    同乐闻言面露怪异之se,稍停了一下,又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高颖一直趴在地上埋着头,没有看见同乐地神se:“贺弱弼是我朝公认的名将之一,在第一次平定突忽之乱时,立下汗马功劳。此后又担任过近卫军统领、枢密院参议长等职务,有功勋、有能力,除他之外,臣想不出还有谁更适合接任太尉一职。”

    同乐懒懒挥手道:“你的意思朕知道了,容朕考虑考虑再说。现在西部叛乱大体已经平定,但仍有不少叛匪余孽在作乱,一切等局势稳定,战区撤销后,再详细商议。”

    “是。如此,臣告退了。”高颖也知道,换太尉是大事,不是一天两天能决定下来的。今ri对陛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够了。要禀告皇上的事已经完必,当即告辞。

    他退下后,同乐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前些时候,太尉就曾经上过一份表章,说叛乱已经结束请求其退休。当时同乐也考虑答应太尉的请求,可是御史大夫虞世基的一个报告,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虞世基的密报中说,太尉将要退休之事传出后,朝中的一些大臣开始四处串联,准备接任太尉之位。其中贺弱弼表现得最为积极,一段时间里,他经常出入各大臣的府邸。据查,一周内,他曾四次去丞相府。

    杨坚是文人出身,虽说当了十五年太尉,同乐却能放心。而贺弱弼是军人出身,虽说有功勋、有能力,但xing格较为急躁。同乐清楚自己的身子,能再坚持一年两年就算不错的。自己在位,贺弱弼还不敢放肆,但如果自己驾崩,恐怕他很难服人管教。

    虽然杨坚有时也会与自己有不同意见,但他是出于一片公心,而且态度也很温和,一旦发现是他错了,立即就会改正。这样不骄不躁之人,才是理想的辅佐幼主的太尉人选。可惜啊,祖宗的制度不能违背,不然他是绝不会同意太尉退休。

    不过他也下定决心,在找到合适的人选前,杨坚不能离职。现在他还能以战事未完全结束为由,堵住那些迫不及待地想谋取太尉之职的人。目前他已有了初步的人选,今ri召见从前线返回的几位将军,就是想考察一番。

    同乐默默地想,但愿你不要令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