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小崽子奶凶奶凶,再过来,咬你哦 > 第134章 赵程月还是赵程月吗?

第134章 赵程月还是赵程月吗?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小崽子奶凶奶凶,再过来,咬你哦 !

    她拖着竹杆子跑来田地之前,正被吴老押着作画。

    一遍遍的反复做同样一件事情,压得她心烦,干脆趁着吴老在裱画时没注意到她,她扯着院子里的竹杆跑了。

    也就那么几息的事情吧,吴老就见赵程月跑没影儿了,当即顺着竹杆子撞到石子的“哐当”声追上去。

    周老夫子与赵程流瞧见了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也急忙迈着脚在后面拼命的追。

    三个人都是用尽全力在追,可等他们到时,赵程月已经将竹杆子交出去。

    “女孩子,当斯文,你这动如脱兔,哪里有女孩子模样儿!”吴老对着赵程月开始念经,说:“阿月,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当……”

    赵程月乖乖站着,任由吴老念,她左耳进右耳出,就当老和尚念经,她不听不听。

    “你虽出生于乡下,可有你周爷爷收你为孙女,你的身份,不比上京城的名门贵女差,你当如名门贵女般行得端正坐得……”

    叭啦叭啦

    赵程月努力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可听着吴老念这些,瞌睡虫紧跟着冒出来,她大脑也有些昏昏沉沉的,有点犯困了。

    周老夫子与赵程流面面相觑,互望了眼后,看向吴老,周老夫子出声打断。

    “老友,”周老夫子其实最初也想过将赵程月培养成名门淑女,可那样,赵程月还是赵程月吗?

    “这里是乡野间,没必要如此,”周老夫子对吴老的画技是佩服的,自叹不如,可同样,吴老在某些方向的坚持,也让他头痛不已。

    周老夫子直接忽略了,他其实刚到程家时,也跟吴老的想法差不多,只是后来接触的村中老人多了,思想渐渐的被程家(赵程月)同化了,才逐渐放下针对女子的教条。

    “老友,话不是这样说的,”吴老觉得周老夫子这是在乡野里呆久了,都被乡野之人同化了,打算先与周老夫子仔细分辨分辨。

    周老夫子傻眼,也只能就地跟着吴老辩论。

    眼看着引经据典、各自有理,要吵起来了……

    赵程月对着两名老人“略略略”的俏皮吐着舌头,用小声,又能让他们听清的声音说:“越活越幼稚。”

    周老夫子与吴老齐齐住嘴,齐齐看向赵程月。

    “返璞归真的道理,我早懂了,”赵程月丢下这句,一溜烟的跑了。

    这次赵程流没再追,而是看着赵程月小小的背影笑弯了眉眼。

    周老夫子与吴老的内心大受震撼,各自陷入一动不动的深思。

    人工给水稻授粉说难也不难,十亩田地,赵老三一天就完成了。

    与赵家十亩田地同样也处于扬花受粉期的人家,跟着拿起家中的竹杆子,模仿。

    “这样弄一下就好了?”

    围在赵家田地旁的人群见赵老三拿着竹杆子过来,只觉得不可思议。

    “是不是等到我们水稻开花时,也要这么做?”

    自以为不会被发现的伪农人在大胆追问。

    其他人也想问,但他们没敢开口。

    赵程月示意赵老三抱她起来,她要说话。

    没办法,她太矮了。

    赵老三无奈:“囡囡,你今年七岁了。”

    赵老三提示赵程月,两人不能再如七岁前那般亲近了,得保持一定距离。

    实际上,赵程月的个子比同年龄的孩子矮,看着还像是一个五岁大的小娃儿。

    赵程月:“……”

    “哦。”

    “有风的话可用可不用,现在是没风,”赵程月大声回。

    她是说给想问不敢问的真正的农人听的。

    “明白。”

    伪农人如实把消息传给周县令。

    周县令不明白,他们明明就前后差个一天的时间啊,为什么他家的水稻还没开花?还要再等个十天半个月?

    * * *

    在万众期盼中,日子进入七月——

    赵老三家的十亩田地的水稻度过灌浆期,到了丰收时刻。

    收获这天——

    周县令骑着高头大马急急赶到靠山村,明明是骑马,跑马有风吹过,他的额头却急出了一脑门的热汗。

    赵老三家的十亩田地旁,能站的田埂处早站满了人。

    周县令一来,就得给他与他带来的官差等让道儿。

    周老夫子与吴老扫了周县令一眼。

    周县令吃惊的看着吴老,他只知道周老夫子帮着赵程月请来了一个画师教赵程月画画,没想到,竟是当今唯一仅剩的画圣吴老!

    周县令呼吸一紧,急忙对着周老夫子与吴老抱拳作揖。

    “都别放错,好了,你们可以拿着弯刀进入田地内收水稻了!”

    赵村长站在田埂最高的地儿指挥。

    一群人回:“好咧!”

    赵老三跟着一大群人分别进入到田地里。

    一亩田地十个人一起收,十亩田地一百人,这些人都是免费的,自愿的,甚至是兴奋的参与其中。

    他们不止能亲眼见证十亩水稻每产的收获是多少,还能亲自参与其中呢!

    收割的热情空前绝后!

    上午半天时间不到,十亩水稻就都收割好了!

    一捆捆的水稻按亩放好,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肉眼看着,就能看出产量比往年的都要高。

    接下来是将谷子自稻穗上撸下来。

    可就不止是一百人了,围观的人,有大半都参与进来,有好几百人呢。

    赵程月与周老夫子、吴老等人都参与其中。

    都过了午食时间,靠着热情兴奋支撑着,老人、小孩都没觉得饿。

    将谷子装进准备好的大麻布袋中,每一袋,都能装一百斤,看着装谷子的袋子一袋一袋的增加,一亩田地的产量还没过秤,在场的人就心里有了大概。

    四袋半!

    能称百斤的大杆秤出,一根棍子穿过称重的提手绳,左右两边站着的人扛着棍子,保证大杆秤的秤钩与秤坨保持平衡,也就是一百斤!

    “稳了!稳了!”

    围观称谷子的人群跟着齐声高喊。

    表示一袋的确有一百斤,没缺斤短两。

    十亩田地的谷子都过大杆秤。

    哪怕谷子晒干,水分减少,亩产也都超过四百一十斤!

    “哈哈哈……”

    确实了亩产,在场所有人跟着开心大笑。

    周县令抹了把额头的热汗,也跟着傻笑。

    功在千秋的功劳到手了!

    虽然他田庄内的水稻还差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却不妨碍他把赵家田地的亩产数量记到他自己的名下,写成折子递上去。

    两边的折子同时递上去,周家主会帮他压下周老夫子的折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