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狩猎在1986 > 73彩电,回家

73彩电,回家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狩猎在1986 !

    没有压力四处游玩儿的日子真的很美好,很享受,尤其还是在燕京这种大城市。

    四处逛逛,看看,有小吃就吃一吃,有拍照的就照张相,付钱后留下地址,等照片洗好后对方会邮寄给他们。

    对方反复和他们确定地址,确认无误后才给其他游客照相。

    要是地址出现一点点差错,那就不知道会邮寄到哪里去了。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这天早上王远一个人来到一个大院儿,和门口的战士说了一下后很快郑廉出来了。

    “小远?走啊跟我进来,我还以为是马三儿来找我呢。”郑廉的右手别在后边儿,抽出来后发现拿着一个板儿砖。

    跟着郑廉进入大院,王远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四处瞧,这里说小可真不小,有居住区,还有办公区,医院,学校,食堂等等。

    居住在里边儿的都是公职人员的家属和后代,有的级别还不低,王远感觉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比自己的农民身份强多了。

    他也不是看不起农民身份,只是面对一群官n代确实没什么底气。

    郑廉家很朴素,房子有4间,老旧的深色木门已经微微开裂,上面还有去年贴的春联儿。

    他老婆出来打了个晃,然后就抱着孩子去里屋了。

    王远和郑廉坐在桌边喝茶,然后说明了来意。

    “听说大院儿子弟神通广大,我就想问问问,有门路儿能买到彩电吗?只要不是贵的太离谱就行。”王远眼巴巴道。

    彩电太紧俏了,在老家那边儿,正规的他买不着,不正规的更买不着。

    “彩电?我想想啊。”郑廉家就有彩电,不过是在百货大楼买的。

    “对了,这事儿找钱小军啊!他肯定有门路的,走,咱们去找他!”

    王远又跟着郑廉离开,他们找到钱小军的时候,后者刚从茅子里头出来,系好腰带,直接带着他们找到了一个叫“姜涵”的人,然后来到了北边一个院子里。

    打开老旧的屋门进了屋,瞬间大量的电视机,收音机映入眼帘,看的王远直流口水。

    姜涵比王远要大几岁,圆乎脸儿,掏出烟来一人散一根儿,然后划了一根火柴点燃。

    他边甩甩手里的火柴边道:

    “小兄弟看看吧,看上哪台就要哪台,廉哥和小军都是我哥们儿,既然你是他们介绍来的那我肯定给你个最低价儿,放心。”

    甭管最后价格是不是最低价,至少这话钱小军和郑廉听着也舒心。

    王远随手指了一台电视:“姜哥,这台电视多少钱?”

    “820块钱,常山产的,14寸黑白的。”姜涵捏着烟猛吸了一口:“小兄弟我劝你还是买彩电,买就买好的不差那几百块钱,黑白的玩意儿已经快过时了。”

    王远想了两秒才记起常山是哪,最有名气的应该就是常山赵子龙了。

    这里除了环宇,还有中海,长虹,金星,如意,燕京,黄河等等。

    聊了一分多钟,王远就挑了两台“黄河”牌彩色电视机——结婚后自己的院子留一台,给爸妈那院儿也放一台。

    一台1400,两台就是2800块。

    除此之外王远还买了两块手表——燕京市双菱牌40钻全自动手表,95块钱一个。

    加起来一共2990块钱。

    试了一下没问题,然后王远打开布兜子往外掏钱,差一张不到三沓。

    叫了一辆三轮子,王远运着两台电视机离开了。

    ……

    临近过年,王远,李航和牛圆圆便不再燕京多待了,买票后乘坐火车往家赶。

    况且况且况且——

    随着老旧的绿皮火车慢慢往前爬,牛圆圆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倒退的景色道:“好怀念这几天啊,下回再来燕京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个年代的硬座真是难受,等从林都车站下了车,王远是屁股也疼,膀子也疼,脖子也疼。

    “路上慢点儿啊,带着这么多东西还能骑自行车吗?”

    “没问题!回见吧!”

    王远把大量的东西放在后面的竹筐里头,扶正狗皮帽子,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

    一些书,杂志,结婚用品是在李航和牛圆圆的眼皮子底下买的,这部分东西就没放进空间里边儿。

    吱呀吱呀~

    似乎是车链子该上油了,是真的难骑,不久之后出了市区,王远停下自行车给链子上一些油,然后继续往家里赶。

    对于王远的回来,爹妈,两个妹妹,爷奶以及叔婶等人都是非常高兴的,瞬间小小的屋子里就围满了人。

    “二哥,二哥,二哥……”

    王远坐在炕沿上,小丫头依偎在他的怀里总是喊他。

    “唉唉唉,嘛事?”

    “没事儿,嘻嘻~”

    摸摸小丫头的脑袋,王远就继续和屋子里爷奶,叔婶等人唠嗑,他们对王远的燕京之行非常好奇,任何一点小事儿都能引起大家的议论。

    比如王远说——房主大爷不相信松树能长松子,瞬间众人都笑起来。

    爷爷盘腿坐在炕上,啪嗒啪嗒~的抽着旱烟:“那他真该来咱们这边儿看看哦,小远你告诉他了没,咱们这边儿漫山遍野都是松子儿。”

    王远还提到看到了洋人,爷爷哼道:“对,咱们市里也有洋人了,柱子他们去市里卖熊胆的时候看见了。

    俺我说就应该把这些小洋崽子都抓起来,他们爷爷犯的错就应该让他们来还!

    我年轻的时候亲眼见过那些洋鬼子哦,打人杀人真的是……反正不干人事儿。”

    王远笑笑没有多说。

    爷爷的岁数儿很大了,正八经的经历过清朝,民国,军阀混战等等,亲历的记忆太过深刻,洋人的残暴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想让他改变对洋人的看法?几乎不可能。

    中午整的硬菜不少,大妹妹王晴也跟着忙活儿,王远抽冷子问了她一句:“啥时候放的假啊?”

    “前天,咱爹把我接回来的。”王晴撸起袖子,准备和面包饺子。

    时间太紧中午是吃不上饺子了,只能晚上再吃。

    吃完一顿饭都快两点了,王远又骑着自行车说是去市里,其实是去了小白屯儿。

    丈母娘见了他依旧是那股热乎劲儿,唠了一会儿后把李艳推过来,李艳红着小脸和王远说话。

    “你怎么又来了啊。”

    李艳一句话,差点让王远把一口水喷出来。

    “咋滴?不喜欢我来啊,那以后我不来了。”

    “不是不是,你想来就来呗。”

    李艳知道王远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连忙焦急的摆手解释,急的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儿。她只是单纯的对王远的到来感到惊讶而已,冷不丁的没有一点准备。

    “好了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还有花生吗?给我拿(qiu)点花生吃。”

    妹妹李萍跑着去给王远拿(qiu)花生,边吃花生边唠嗑,老丈母娘说起一件事,李艳的那个要饭的爹要回来了。

    “咋知道要回来了?是来信儿了?”

    “发电报回来了,现在人在白城呢,要路费,正好孩儿她爹能赶上你们结婚。”老丈母娘非常开心。

    王远心里不由的蒙上一层阴影,不会又整什么幺蛾子吧?最好是别有了,他就想苟在农村,和和美美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得了。

    至于干大事?那也不差沉淀这一两年,先打打根基,到时候厚积薄发也不差。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王远离开老丈母娘家,当然筐里的30斤野猪肉和20斤黄豆,50斤的大米被他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