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缘来不错 !
此人事通知的前三小时
李月召集财务部的人一起开了会,就停薪留职和冯晓晓暂时代理职务问题做了简要说明,大家刚听到这个消息反应和冯晓晓如出一撤,都是既惊讶又不可置信。
然后对于冯晓晓的接任,好像也没有表现得难以接受。
其实有那敏感的已经寻着些蛛丝马迹有所猜测,冯晓晓提干是肯定的了,只是不知道是接替经理的职务。
但是要说心里没有不舒服,估计也不太可能,只能说大家都不是刚出入职场的人了,还是比较能够沉得住气。
冯晓晓比较关心李心的反应,因为她记得李月说本来是考虑培养李心的,冯晓晓怕李心心存芥蒂,但是李心却是表现得最不意外的那个。
冯晓晓倒觉得自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人事通知发出后,第一个给冯晓晓发来祝贺的是耿子乔,这倒是出乎了冯晓晓的意外。
自上次耿子乔表白被拒后,他已经很久都没有私底下找过冯晓晓,日常碰见倒是热络的打着招呼。
冯晓晓笑了笑,道了谢。
耿子乔又发来信息:“有时间吃饭哦,这次你升职了该你请。”附加一个得瑟的笑脸表情。
冯晓晓放下手中的计算器,她正在审核费用单据,看见耿子乔发来的信息,回了过去:
“吃饭什么时候不能吃呀,你要想吃饭随时都可以请你,叫上温晴一起。但是至于升职请吃饭就算了吧,我都还不够资格,还要努力多跟着我李姐学呢。”
耿子乔发来一个大大的赞:“那你加油呀,估计最近也够你忙的了,你好好学习,吃饭什么的等你空了再说。”
冯晓晓回了个OK,然后开始忙自己手上的工作,从上个月开始,冯晓晓已经在接手李月审核的权限了,那时候应该就已经能看见些苗头了,只是冯晓晓历来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并没有多想。
相继有一些其他部门相熟的同事也给冯晓晓发了祝贺,冯晓晓都一一回了,并表示正在努力提升中,请大家多多指导。
大家看到冯晓晓并没有拿捏之态,又有谦卑之姿,印象便又好了几分。
温晴看到人事通知时就淡定得不能再淡定了,因为这份通知是她拟的。
昨天李亚楠开了会回去,就交代了她这个任务,因此她是除了几个当事人以外最先知道这个信息的人。
温晴马上就发了信息问冯晓晓什么情况,冯晓晓却只说她知道的也不比温晴多。
只是昨天晚上回了家,温晴又缠着冯晓晓问了好久,还帮冯晓晓做了详细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冯晓晓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加运气遇到了李月和顾城这个伯乐。
冯晓晓倒觉得,她可能运气的成份占得更多一些,毕竟努力的人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有个好结果。
也因此,冯晓晓更加珍惜这份知遇之恩。
下了班,大家都走了,只剩下冯晓晓和李月还留在位置上忙碌。
冯晓晓忙完,见李月还在,便敲了门进去。
李月抬头见是冯晓晓,便笑着道:“你忙完了吗?”
冯晓晓点头应“是”,又道:“李姐,你还不走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本来冯晓晓对李月一直都是用敬语,但是李月说“您”字显老气,适合顾城,对她正常称呼就好。
“不用帮忙,我没什么事儿,我在等你下班。”李月起身关了电脑。
“等我吗?”冯晓晓侧头看着去关窗门的李月,背影是真好看。
李月回头挑眉道:“对啊,我辛苦教导你这么久,你不应该请你师傅吃个饭?”
冯晓晓马上反应过来:“应该的,我马上去关电脑,呵呵呵……”
冯晓晓是真高兴李月能给她这个机会,本来她是想等到李月走之前定要请她吃饭的,没想到现在李月就给了她这个机会。
李月看着冯晓晓一蹦一跳的回了座位,甚是好笑道:“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比你昨天知道升了职还开心?”
冯晓晓拿了包挎在肩上,右手挽了李月的臂弯:“那当然,我早就想请你吃饭啦,又怕别人说闲话,现在你赏了我这个机会,我不就开心得很了么。”
财务办公室经常能听到一句玩笑话“冯晓晓的嘴,骗人的鬼。”李月是自愧不如啊,本来她觉得自己已经算是能说会道了,没想到冯晓晓更甚。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冯晓晓觉得李月除了对待工作比较严肃,其余时间其实是个满好相处的人。不娇柔做作,大方得体又不失和气。
李月是南京人,饮食口味比较清淡,但是喜欢甜食。据说南京人也很喜欢吃鸭,有无鸭不成宴之说。
冯晓晓问李月想去吃什么,毕竟李月在深圳待得时间比冯晓晓长多了,谁家的口味适合不适合,应该都是有数的。
而李月却道:“客随主便。”其实李月的口味也都还好,只要不是太辣的,她都能接受。
冯晓晓看了看时间,现在正是晚上七点半,没有目的的找过去的话会比较耗时间,便拿了手机搜索了附近的美食,发现有一家西餐厅评分还蛮高的。
李月也表示没有意见,西餐厅一般都比较安静,本来她让冯晓晓请客吃饭,也只是意在安静坐着聊会儿天而已。
既然李月没有意见,冯晓晓便打了电话过去先预约好了位置,然后叫了网约车,往西餐厅驶去。
路上李月和冯晓晓聊了她以前上学的事情,冯晓晓才知道,原来李月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和顾城是同班同学了。后来两人又都报了上海财经大学,刚好又分在了同一个班。
倒是挺像冯晓晓和温晴两人的升学经历。
冯晓晓心中对于李月和顾城之前的八怪猜测又多了几分,但是从李月离职这件事来看,又不太像。
冯晓晓想着等会儿有机会,一定要探探当事人的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