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497章 巨资

第497章 巨资

作者:陈小桑沈大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陈小桑沈大郎 !

    李氏继续劝他:“你看看他们干活多利索,不比咱家几个树惜力,村里谁见着不羡慕?”

    “那倒是,他们吃得多,干得也多。陈老汉嘀咕。

    不过转瞬他就反驳:“这些粮食还有咱一大家子种的,不只是他们挣。”

    再说,他光是去买猪粪都花了不少钱,这些都没算进去呐。

    李氏点头:“咱家也种了,可多的都是他们挣的,咱也不是狠心的人,多给点粮食,让他们今年再给咱卖力干活,多挣粮食。”

    陈小桑乐呵呵点头:“要是他们今年还卖力干,咱们能挣三十万斤粮食呢!”

    “三十万?!”陈老汉差点背过气。

    三十万啊!

    “咱家不是能成地主了?”李氏哆嗦着问道。

    陈小桑点头:“对呀,我们每天都能吃肉,日子还能过好呢。”

    “给!一家一个月五十斤粮食!”陈老汉坚定道。

    陈小桑乐了:“五十斤他们吃不完了。”

    “吃不完就让他们自己卖了换钱去,给他们孩子攒钱娶媳妇!”

    陈老汉很大方。

    一个月多给二十来斤粮食也不过分,这么多人给他们干长工呢。

    真要算下来,老人孩子加壮年,一个月一人只有十文工钱。

    他们这日子过得很节省了。

    陈小桑很满意,拨弄着算盘珠子,算了一会儿,才道:“九万一千二百五十斤粮食。”

    “十万斤呐......加上咱自家吃的一万斤,只剩下四万斤粮食了。”李氏嘀咕,眼睛往陈老汉脸上瞥。

    四万斤粮食,怕是买不了多少田地。

    看着一年挣了不少,再把今年的粮食减了,没剩下多少了。

    陈小桑心里嘀咕。

    陈老汉咂摸了一会儿,道:“夏收秋收就有粮食了,只留一半儿,其它的都拿去换田地。”

    想了想,才继续道:“把红薯留给他们。”

    麦子谷子的价钱跟粗粮可不同。

    陈老汉肯定是舍不得让长工们吃细粮的。

    陈小桑觉得这样不够:“还有油呢,爹,他们要吃油才有力气。”

    “那就多留点豆子,给他们榨油。”陈老汉这会儿格外好说话。

    “留多少呀?”

    陈老汉想了想,道:“留一万斤豆子,再留五斤红薯。”

    李氏还是觉得不太厚道:“总得让老人孩子有些细粮吃吧?”

    陈老汉瞅一眼闺女,心就有些软了。

    再加上最近他娘被挖坟的事,他心里就难受。

    都是孩子老人的,又努力干活,不能亏待了。

    “那就一家给他留五百斤谷子和一千斤麦子吧。”

    一家一千五百斤已经不少了,比老陈家前几年吃的还多。

    李氏觉得差不多了。

    等往后过节他们再给送些肉菜,长工们的日子比村里稍微穷些的人家还过得好。

    这会儿是为了攒钱买田地,只能大家都勒紧裤腰带,后头挣得好了再慢慢让长工们日子更好过。

    不然,再宽待他们,自家白忙活大半年了。

    李氏再厚道,也得先紧着自家。

    ”明儿小桑要去县城,咱们没人帮着算账呐。”李氏嘀咕。

    陈老汉一点不怕:“让大郎留下来帮帮忙,他是秀才老爷,打算盘也能耐。”

    “大郎哥打算盘比我厉害。”陈小桑夸赞。

    陈老汉念叨:“怎么说也是个秀才老爷。”

    光是在他家坐着,里正就得帮着他家。

    陈老汉算准了,第二天把沈大郎给留下了。

    等陈大树和陈大富从镇上回来,陈老汉就把村里老人、里正、村长全请过来了。

    村里不少人还来看热闹,把老陈家挤了个水泄不通。

    里正是来做见证,顺道一会儿写文书的,他不用操心那些算账的事,闲的他坐到沈大郎身边,跟他闲聊起来。

    陈大树把跟陈大富去镇上问的价说了。

    “麦子一斤三十一文;谷子一斤二十六文,豆子一斤十二文,红薯一斤十文。”

    屋子里老人们听得眼皮直跳:“粮价怎么还涨了?”

    “我记得去年秋收没这么多啊?”

    大家嘀嘀咕咕。

    陈大树应道:“粮铺的伙计说了,旧粮卖得差不多了,新粮还没下来,粮价涨了。”

    “哎哟,早知道就等到今年再卖了,一斤贵了好几文呐!”

    在场众人都后悔了。

    他们是去年秋收就把粮食卖了换钱的,当时还以为粮价会一直跌,谁知道粮价还能涨。

    沈大郎却想到另外一件事。

    他问里正:“县老爷还没回来么?”

    “没有呐,听说请了好几个月探亲假。”

    里正毕竟是经常往县衙跑的,对这些事儿清楚。

    沈大郎眼皮垂下,“县衙没卖粮食了吧?”

    “县老爷不在,谁管卖粮食的事哟。”里正存心跟沈大郎搞好关系,这会儿有什么说什么。

    他凑近沈大郎耳边道:“听说县衙里原本要卖的便宜粮,都要被压得发霉了。”

    这不就是那些粮商趁着县老爷不在,疯狂抬高粮价么。

    沈大郎捏紧了毛笔。

    若是县令再晚几个月回来,县令去年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粮价就得涨起来了。

    最高兴的就数陈老汉了。

    没想到他这粮食搁着搁着,还涨价了。

    算账的事对沈大郎不难,他手大,拨弄起算盘来比陈小桑还麻溜。

    扣除老陈家和长工们要吃半年的粮食,剩下的粮食全要卖。

    “红薯有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六斤,麦子四千一百六十六斤,谷子七千五百一十七斤,豆子一万二千一百二十斤。”

    在场众人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这么多粮食?全是几千斤几万斤呐?”

    “老天额,这得卖多少钱呐!”

    有人感叹,有人嘀咕:“你们不看看他家包了多少田地,请了多少长工。”

    被这么一提点,不少人动起心思了。

    陈老汉催着沈大郎:“你快算算,一共是多少钱。”

    沈大郎坐得端端正正,把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作响。

    其它人都巴巴瞅着,大气不敢喘。

    他一收手,大家都把目光从算盘上落到他脸上。

    “一共是八百七十六两零八十八文。”

    声音一落,四周全是抽气声。

    “八百七十六两?!”有人惊呼。

    “不得了啊!这些粮食能卖八百七十六两!”

    大家嚷嚷起来就没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