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与非遗的开始 !
布依族《雯当姆》Wén dāng m(即《矮人舞》)流传在黔省荔波县国家级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腹地—洞塘乡及翁昂乡布依族地区,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颇具代表性的布依族民间舞蹈之一。这种在肚皮上用强烈的色调画上夸张的人物脸谱及用撮箕制成的假面戴于脑后的假面舞,在全国假面舞中是很少见的。但它盛行在闭塞的喀斯特深山之中,成为布依族人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自娱自乐的活动,是布依族表达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的一种手段,故而至今《雯当姆》仍保持着它那古老的原始形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舞韵。
阿布与非非一踏入荔波,跨越时空从苗族侗族生活的领域涌进具有布依族、瑶族、水族特色浓郁场所。
去观光、去了解、去学习……一切的一切……忙不过来的手忙脚乱、心绪飞扬。
布依族是荔波县世居的主体民族之一,据县志载,荔波布依族于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迁徙而来,自称为“卜依”。
荔波布依族喜聚族而居,村寨多修建在河溪沿岸或平坝地带,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房屋为木质结构“干栏式”建筑。
荔波布依族民间舞蹈《雯当姆》源于明末清初时代,民间传说是布依族放牛娃用撮箕戴于脑后,在肚皮上画脸谱嬉闹,却有驱鬼祛邪作用,后人便把这种活动传承下来,演变为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此舞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幽默,是布依族人民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创造出来的艺术奇葩。
布依族《雯当姆》,汉语译意为《矮人舞》。舞蹈别出心裁地在肚皮上画上十分可爱动人的胖娃娃形象,并用大箩筐套盖住真人的脸和胸部,作为布依族帽子道具。然后利用腰肚肌肉收放的表现力,造成人物表情丰富的变形,构成了此舞独特的民间地方风格和诙谐风趣的艺术格调,使人有一种百观不厌的艺术魅力。它那内在寓意引发着人们美好喜悦的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舞分为三大舞段:(1)喜舞稻菽。由一群脑后带竹制撮箕面具的小姑娘,双手持稻菽挥舞,表现了布依山寨丰收之后的欢乐情景和儿童们的天真活泼,相互嬉戏的神情。
(2)丰收赶场。一群头戴箩筐高帽的矮人,兴致匆匆走在山间小路上,与姑娘们会合了。在欢乐的气氛中他们相互逗乐戏嬉,追赶着赶场队伍来到场坝。
(3)金风得意。矮人们来到场坝,看到了高人,一个个惊叹不已,他们试着和高人比高,逗闹沐浴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此舞舞蹈动作,女孩有歪头、耸肩、挺腕、直肘、手成外弧形及下身的出胯、撅臀、勾足弯膝等。矮人有“腿贴上身”、“吸腿走步撅臀”、“蹲退步”、“盖撅步”、“蹲步”等。高人有“对脚步”、“短蹲步”、“踌转步”等,这些动作都有着“绵中藏针”的内在韧劲和“足登如踏簧”的弹性。此舞的动律特点明显的表现在“动肩、扭跨、撅臀、足勾”四方面。
雯当姆历史悠远、内涵丰富、情趣央然、滑稽逗乐、诙谐幽默,具有东方“卓别林”艺术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