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雷老侠的回忆 > 第52章 文明的第三阶段

第52章 文明的第三阶段

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雷老侠的回忆 !

    雷老侠喝口茶,歇了一会,接着说道:“但是洋务派骨子里还是看不起洋人所谓的议会制度。他们所谓的师夷长技,主要还是购买洋人火器为主。

    洋务派最主要的领袖人物李鸿章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但政治制度照搬照抄欧美列强,连生活习惯、服装都在尽力模仿欧美。

    有一次,李鸿章和日本外交官森有礼见面,问道,阁下对贵国舍旧服、仿欧俗,抛弃独立精神而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吗?

    森有礼答道,毫无可耻之处,我们还以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决不是受外力强迫的,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其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从两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洋务派当时学的只是西方的皮毛,而日本是在认真学习其精华。

    后来,清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加上后来的台湾军民,投入超过三十万。日军总动员兵力有二十四万人,投入战场的兵力有十七万人。

    这一次又是大清惨败,清军阵亡三万两千人左右,溃逃者无数。而日军死亡的也有一万三千人,但是阵亡的不多,至少有数千日军感染了台湾的瘟疫而死。

    此役,购买了洋人军火的清军依旧是纸老虎。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而陆军基本上就是一路溃逃。清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还远不如台湾军民英勇。

    此战败后,清廷被迫赔款割地。这不但宣布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失败了,又再一次刺痛了国人的心。

    许多人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如此积弱,处处被人欺负。

    思索很久,他们得到一个答案,延续两千余的帝制到了现在,已经腐朽透顶了,完全跟不上时代,必须要变法,建立一个强大的共和政体。

    在路径的选择上,这些反对帝制的仁人志士们又分成两派。

    一派主张像英国那样,通过立法手段限制君主的权力,争取不流血,或者是少流血,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共和政权。

    另一派主张像法国那样,通过大革命的手段,将君主送上断头台,必须要流血,才能建立民主、自由、平等的共和政权。

    主张学英国的就叫做维新派,主张学法国的就叫做革命派。

    此外,除了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还有坚决维护帝制的守旧派,而且守旧派的力量最为强大,特别是初期。

    这是因为明、清两朝几百年来,为了皇族的利益,推行八股取士、闭关锁国、文字狱等愚民、奴化政策,限制了言论,禁锢了思想。特别是在官员中,忠君思想已经深深打下了烙印。

    洋务派虽然也鄙视守旧派的迂腐,但在维护帝制的问题上,却和守旧派是一致的立场。

    也就是说,在帝制上,守旧派和洋务派是一伙的,而和他们相对立的便是维新派和革命派。这就是洋务派的张之洞为什么要出手镇压唐才常。

    而维新派和革命派虽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建立共和政体,但在建立的途径上有重大的分歧,前期采取了互不合作的态度。

    由于缺乏盟友,势单力薄的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推动了新式学堂、新式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启蒙了民智,传播了民主思想。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再次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这一次,连许多守旧派和洋务派也看出来,中国再不改革,真的要被灭亡了。

    在官员们不断上书下,慈禧在1901年1月,被迫宣布实行新政,想要参照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共和国。这是一次加强版、改良版的戊戌变法。

    随着时间推移,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守旧派和小变即可的洋务派,人数越来越小,力量越来越弱。而主张立宪的维新派和主张推倒重建的革命派的力量越来越强。

    在此消彼长下,革命派已经等不及清廷的慢吞吞改革,发起了辛亥革命,直接推翻两千年帝制。整个过程大致如此。”

    “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大清屡屡被列强欺凌,主要是君主制延续的时间太久了?”

    “没错,据我所了解,中国是坚持君主制时间最长的国家,长达两千多年。

    秦是第一个建立君主的。在它之前的夏、商、周虽然也有国君。但他们的国君实际上是联盟首领,推行的是盟主制。

    以周朝为例,东周时,各路诸侯都按时朝拜,定期进贡,周天子还能指挥得动各方诸侯;西周时,由于实力衰退,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诸侯国之间开始互相征伐,争夺地盘。他们通过会盟来推荐盟主。盟主根据盟约可以处理诸侯之间的矛盾。两百余年时间里,先后出现五个较大的盟主,史称为春秋五霸。

    虽然这时候,周天子还依然存在,但徒有虚名。真正行使天子实权的实际上是推荐出来的盟主。

    但在这两百余年里,上到诸侯,下到平民,都是非常痛苦的。

    春秋争霸期间,有三十六名诸侯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发生战争四百八十多次。被杀或者被迫为奴的平民不计其数。

    孔子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他看到天下发生大乱杀,而无人去朝见周天子,不禁大哭,喊道,礼崩乐坏矣。

    后来,秦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等诸王,得到群臣的赞同。但秦王嬴政不同意。

    他认为,如果再像周朝那样推行盟主制和分封制,若干年后,天下迟早会和春秋战国一样,又迎来大乱战。

    所以,在嬴政的坚持下,秦第一个建立了君主制和郡县制。

    与盟主制和分封制相比,君主制和郡县制最大的特点是,地方长官不再是诸侯贵族的世代相传,改为由中央任命。

    地方财政除了留存,也上交国库。如果地方缺钱,再由中央拨款下去。军队除了少量驻守地方,也由中央组建。如果地方出现叛乱,也由中央派兵去剿灭,或镇守。

    这样,原先各诸侯国的人事、财政、军事权力就全部收归中央,避免了以后诸侯王做大后,重蹈春秋战国旧事。

    正如秦朝的峄山刻石辞上所说的,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君主制和郡县制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这是盟主制和分封制不能解决的棘手问题。

    在当时来说,君主制绝对是最先进的制度。秦创建君主制和郡县制,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但是,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它的保质期。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不香了。

    我们赶了个大早,却起了个晚集。君主制和郡县制能解决统一和分裂的问题,却不能解决民主和独裁的问题。

    君主制国家虽然也有法律。但是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他的意志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臣民必须绝对服从。

    到了十八世纪的欧洲,一场反君主、反教会的思想启蒙运动兴起。

    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康德、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等思想家纷纷拿起笔来着书,批判君主制。

    就像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说的,君主可以不遵循一定形式,只凭个人意志,毫无理由地剥夺臣民的财产或生命而不触犯法律。

    这些思想家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启发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准备。

    受启蒙运动影响,十八世纪末,法国爆发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在几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这次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君主制。它虽然不如英国的光荣革命早,但却比光荣革命的影响力大,推动了欧美各国的改革或者是革命。议会制和政党制逐渐在欧美兴起。

    和君主制相比,议会制的特点就是国家立法和重大决策,不再以君主意志为主,改为议会讨论,以参会人员多数人意见为准。

    这一点从国家机关下发的文件就能看出来。

    比如,古代诏书开头一般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强调的是皇帝个人意志。

    而现在的文件开头一般写着,经某某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强调的是集体审议结果。

    从一人独裁到多人议政,标志着文明进入了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