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323章 大唐将帅25

第323章 大唐将帅25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 !

    高昌国王鞠文泰与西突厥狼狈为奸,联合发兵攻打大唐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更悍然阻挠西域各国的使节通过其境向大唐进贡,唐太宗决定一劳永逸,除掉这个眼中钉。¥f頂點小說,贞

    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被任命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被任命为行军总管,领军数万,浩浩荡荡,直扑高昌国。唐军攻下三郡、五县、二十二城,

    东西800里、南北500里的高昌国从此灭亡,唐太宗在高昌旧地设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设置庭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附近)设置安西都护府,自汉朝以来,西域再度成为中国人海阔天空的翱翔之地。

    高昌平灭,侯君集接受了大量的战利品,上行下效,唐军私取宝物,蔚然成风,这中间,只有阿史那社尔秋毫不取,理由是未奉诏命,显得格外卓然不群。唐太宗是一代名君,当然知道如何激励军心士气,

    他听从大臣的意见,赦免了侯君集的过失,对阿史那社尔更予以了丰厚的物质奖励,“以高昌所得宝刀并杂彩千段赐之”,封其为毕国公,仍然担任李世民的禁军统领。

    阿史那社尔入唐以后作战能力突飞猛进,判若二人,很可能是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如果《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本书记载属实,阿史那社尔曾拜李靖为老师,跟他学习过兵法战阵。

    在这本书里,李靖向唐太宗推荐了包括阿史那社尔在内的几位番将。“万彻不如阿史那社尔及执失思力、契必何力,此皆番臣之知兵者也。

    臣尝与之言松漠、饶乐山川道路。番情逆顺,远至于西域部落十数种。历历可信。

    臣教之以阵法,无不点头服义。望陛下任之勿疑,若万彻,则勇而无谋,难以独任”。宝石经过名师的雕琢,很快放射出灿烂的光华,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阿史那社尔率本部人马随唐太宗东征高丽,驻跸山一役。再立新功。

    秦叔宝也算名将。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是名将,

    能冲锋陷阵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也是名将,分工不同而已。楼主写的是大唐名将,又不是专写大唐元帅。冷兵器时代,这种单兵作战能力超强的人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赵云、典韦、许褚不也都名垂青史吗?

    秦叔宝、尉迟敬德这些人都值得好好写,怎么说还是凌烟阁上列名的人物。

    世民和敬德带了三个人探营的时候,是何等的潇洒,可怜的窦建德何等郁闷

    我从小就听评书被单老忽悠了十几年。长大后看史书才知道江夏王李道宗如此英雄了得,

    徐懋功原来不是牛鼻子,程知节非是贩私盐劫皇纲只会三斧子半的大草包,白马银枪俏罗成本是虚构。苏定芳真是冤枉,罗士信杀身成仁,并不是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的傻小子。

    高丽军流箭如雨。阿史那社尔频频中箭,却毫不在乎。他拔出羽箭,继续冲锋。手下的士兵受其感召,也奋起神勇,“尽获殊勋”,将高丽军打得落花流水。回到长安后,阿史那社尔被授予鸿胪卿,

    主管外事和蕃务,坐上了今天外交部长的职位,从这一点上也可看出阿史那社尔挺拔英俊,气度不凡,完全可以代表大唐帝国的光辉形象,李世民将皇妹嫁给他,的确促成了一桩美满姻缘,有唐一代,风气开放,

    公主包二爷养男宠,层出不穷,而嫁给阿史那社尔的衡阳长公主却没有任何绯闻,可见两人是一对蜜里调油的恩爱夫妻,称得上是大唐历史上的异族佳话。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鉴于薛延陀屡屡入寇,唐太宗决心彻底解决薛延陀问题,他任命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与执失思力、薛万彻等人各率本部兵马,兵分几路,向薛延陀推进。

    薛延陀大败之下企图诈降,李勣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纵兵出击,将薛延陀的可汗抓到了长安。

    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部酋长相继归附了唐朝,唐朝因地为他们设置了州郡。

    薛延陀灭亡了,阿史那社尔终于出了昔日的一口恶气,在李世民的英明领导下,他成了战无不胜的大唐将军。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决定灭掉龟兹(今新疆库车),以打通东西商路,这一次,皇帝要让阿史那社尔担任主帅,去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他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给阿史那社尔配备了两名精干的副手,一位是安西都护郭孝恪,是位从龙元勋,深受李世民的信赖,一位是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

    曾割下自己的耳朵表明对大唐的忠心。动用的兵力是铁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浑的人马,以蛮夷制蛮夷,十万骑兵风驰电掣,直扑龟兹国。

    贞观二十二年,阿史那社尔挥师击败了西突厥处月、处密二部,扫平了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然后,从焉耆以西向龟兹北境出击,焉耆国王薛婆阿那支胆战心惊,弃城逃走,

    却很快被唐军抓住,砍下了倒霉的脑袋,便宜了薛婆阿那支的堂弟,在唐军的扶持下,

    当上了新的焉耆国王。唐军一路凯歌,龟兹守将大多不战而逃,行至多褐城(今新疆轮台西)外,龟兹国王诃黎布失毕、丞相那利率领五万大军,

    正严阵以待。唐军前锋是伊州刺史韩威的千余精锐,随后的部队是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的骑兵,与龟兹军交手之后。韩威假装不敌,引军逃跑。龟兹方面倾城出动,全力追击。韩威很快与曹继叔合兵一处,

    转身向龟兹兵反扑,敌人兵败如山倒,狂奔八十里,只得退保龟兹都城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北)。

    唐军步步紧逼,诃黎布失毕手足无措,在龟兹都城被唐军攻破的当口,诃黎布失毕向西逃跑,躲避唐军无坚不摧的锋锐。

    阿史那社尔让郭孝恪、曹继叔、韩威留守龟兹都城。自己和薛万备等人乘胜追击,不让诃黎布失毕成为漏网之鱼。

    诃黎布失毕在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坚守四十天,弹尽粮绝,终于城破被俘。

    龟兹丞相那利轻骑逃走,引来了西突厥援军,加上龟兹兵,凑成了上万人的军队,他们杀回了龟兹都城。当时郭孝恪的部队驻扎在城外,只有上千人马。发现敌人的行踪,

    不假思索,就入城作战,双方兵力悬殊。那利部又有城内降军倒戈相助,但郭孝恪毫不畏惧,奋勇杀敌。浴血拼斗,与敌人僵持了很久。

    最后寡不敌众,与儿子一起壮烈殉国。成了第一位马革裹尸的安西都护,仓部郎中崔义超坚持战斗,等来了大唐援军的入城相救。

    曹继叔、韩威所部与敌人殊死搏斗,斩首三千,那利眼见形势不利,出逃后再搬救兵,以图东山再起。万余龟兹兵在那利的带领下,再攻龟兹都城,

    这次损失更为惨重,唐军早有防备,精锐部队迎头痛击,八千龟兹兵作了唐军的刀下之鬼。那利再次逃走,却被自己人抓住,向唐军献了俘虏。

    单论军功自然无人能出李靖之右,李孝恭军功虽大,但是真算起来不知有多少要算到李靖头上,貌似孝恭同学唯一没听卫公的一次战役被暴扁了一顿。凌烟阁排名肯定是考虑了多种因素的,

    军功、亲疏、拥立、文臣武将谁先谁后都是考虑因素。长孙和李孝恭排在最前很明显是至亲,功劳又大,追随日久,房杜魏这三个都是极牛的文臣,

    排在前面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尉迟排在卫公前面,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个排名是李世民定的,这大唐江山是他世民同学的,不是他老子的,

    也不是他儿子的,更不是他那俩死鬼弟兄的,谁帮他坐稳的这个位子很关键。敬德同学作为他的亲将那不用说,几次三番救了他的命,

    这个附加分很高,玄武门之变更是居功至伟,这些世民同学心里门清,不是单单给他个齐王府就完事,物质精神奖励都少不了。

    卫公、英公玄武门干架那会儿可啥都没干,虽然作为军人的操守值得尊敬,

    但亲疏之别还是很明显的。看看尉迟扁了李道宗也只不过被训斥一顿就知道世民对他多宠信(当然敬德同学这种糙人肯定不会和谋反沾边也是世民同学放心的一个因素)。

    为了报复安西都护郭孝恪的被杀,阿史那社尔下令斩杀了11000多已经投降的龟兹居民,龟兹全国震动,各城相继请降,唐军得男女数万口,大唐的疆界扩张到了今天的中亚,

    设置了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四个军镇,控制了西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辽阔地区。

    西突厥、于阗、安国害怕之下,争着犒劳唐师,“因说于阗王入朝,

    王献马畜三百饷军”。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正月,阿史那社尔一手扶立了龟兹的新国王,刻石纪功而还。在攻灭龟兹的前后战役中,

    唐军缴获甚多,当时郭孝恪在军中,床帷器用多饰金玉,他要送一些给阿史那社尔分享,阿史那社尔坚持不受,让风闻此事的唐太宗深受感动,

    “二将优劣﹐不复问人矣”,话虽然如此,唐太宗对虎牢之战就跟随自己的郭孝恪依然非常痛惜,龙腾虎跃终黄土,英雄归路在沙场,马革裹尸往往是军人无法避免的宿命。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大唐皇帝李世民驾崩,贞观之治定格为过去的历史。此时,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阿史那社尔请求为李世民殉葬,侍卫陵寝。活人为死人殉葬,是突厥的野蛮风俗,颉利可汗死的时候,

    就曾有两名部下主动为他生殉,阿史那社尔要以这种方式表明对唐太宗的忠心。即位的唐高宗否决了阿史那社尔的提议,毕竟,当时的汉文化早已淘汰了活人殉葬的风俗。

    阿史那社尔升迁为右卫大将军,在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又封为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尔英年早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和并州都督。

    他的坟墓陪葬昭陵,修建成葱山的形状,以彰显他平定龟兹的显赫战绩,他的谥号是元,在贞观一朝,只有宗室名将李孝恭得到了与他相同的谥号

    。他的儿子阿史那道真,曾任左屯卫大将军,唐高宗咸亨初年,阿史那道真担任逻娑道副大总管,与薛仁贵一起讨伐吐蕃军,

    却大败于吐蕃的论钦陵,“尽失其兵”,本来按律当斩,唐高宗法外施恩,将他免死为民。

    阿史那社尔的征战一生,正是大唐帝国用突厥人以蛮夷制蛮夷的缩影。

    这种策略的长处和短处都非常明显,长处是把大唐帝国开疆拓土的成本降至最低,短处是一旦中央政府失去了对雇佣兵团的绝对控制,

    就会发生叛离事件,甚至象安禄山、史思明那样起兵造反,险些颠覆整个国家,所以,唐太宗才担心李治担负不起绝对强势的中央政府,

    对李治的柔弱痛心疾首。阿史那社尔对大唐皇帝的忠诚无庸置疑,对大唐来说,他是功臣,对生他养他的突厥来说,他是罪人,

    他为大唐横刀跃马,他为大唐屠杀同胞,他如何自处,他是否心甘情愿,迷雾般的历史吸引着我们去寻找答案。

    秦叔宝

    “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提起了此马来头大,兵部堂王大人相赠与咱,遭不幸困至在天堂下,还你的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

    但不知此马落在谁家?”这是《秦琼卖马》中的著名唱段,老人孩童都能哼上两句,

    可谓家喻户晓、遐尔闻名。对照历史,我们才知道文艺作品的荒谬,与真实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

    酉阳杂俎》上记载,秦叔宝的坐骑并非黄骠马,而是忽雷驳,马的毛色青白相间,雄壮威武。此马象人一样喜爱喝酒,

    酒后不但不会醉眼昏花,反而精神百倍,“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秦叔宝死后,忽雷驳也嘶鸣不食而死。

    根据《隋唐佳话》的记载,秦叔宝使用的兵器也不是一对金装锏,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

    在他跟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城时,他把这杆长枪插在城外的泥土中,

    十几个王世充的士兵冲出城来,想要拔出这杆长枪,他们一起用力也没奏效,长枪依然稳稳地插在泥土当中。秦叔宝再度来到城下,

    轻而易举将长枪拔了出来,握在手中昂然离去,在场的双方将士都目瞪口呆。秦叔宝的长枪从此闻名天下,在朝廷的重大活动中,

    此枪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大长了帝国的威风,让外邦蛮夷们心悦诚服、由衷赞叹。

    秦叔宝的故事汗牛充栋,但大多是牵强附会,正史上对他的记载十分简单,近年来,秦叔宝父亲的墓碑出土,

    才让人们大致弄清了他的身份。原来,秦叔宝的祖父在北魏时期曾担任过广年县令,秦叔宝的父亲曾在北齐王府里当过书记官,这样一来,

    他的真实身份既不是《隋唐演义》中的显贵之后(《隋唐演义》中秦叔宝的表弟罗成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也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铁匠的儿子,而是出生在北朝中层官员家庭的帅哥。(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