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动荡的力量

第二百三十五章 动荡的力量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 !

    中央官名目繁多,有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等机构。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尚书省的直属部门。一台指御史台,还记得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革官职,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在唐代御史大夫的职权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地位没有那么高。以上的三省、六部、一台是唐代的主要行政机构,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尚书省高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因此也有尚书都省之称,尚书的长官叫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正二品,由于当年李世民同志曾经当过此官,在他当皇帝后,开始不设尚书令,而由尚书省的副长官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员)担任长官,从二品。

    但是也有例外,一百年后,有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了将要崩塌的大唐帝国,被授予了这个官职——郭子仪。尚书省的直属六部尚书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两员)、门下省长官侍中(纳言、两员)都是正三品,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变革,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不在担任宰相,虽然品级很高,政治地位却下降了,。

    六部中吏部主管官员的任选,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位重而权大,最为重要,所以在六部中是老大,这个可以从它副长官的品级中看出来。

    吏部副长官吏部侍郎侍郎(两员)和中书省副长官中书侍郎(两员)、门下省副长官门下侍郎(黄门侍郎,两员)都是正四品上,然而其他的五部侍郎却是正四品下。三省各有各的指责。互不干扰,权力制衡。有利于提高行政质量。

    中书省的负责起草皇帝和宰相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政令若不恰当和感觉政令不合理,可以将皇帝和宰相的诏令退回去,如果认为可行则交由尚书省执行。

    具体行政线路如下:皇帝在上面发话了这件事情该这么做,宰相对于事件也给予了处理意见,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正五品上,六人)把皇帝的、宰相的处理意见写在一张纸上,注意只是处理意见,还没有最后定板。

    定板的事不归宰相也不归皇帝,而是归门下省的的中级官吏——给事中(正五品上。四人),给事中拿到中书舍人写的那张纸,就开始琢磨这事这么处理对不对,不行,这样做对老百姓不好,卡,直接将那张纸退回去,重新想辙,不是我不留情面。这是我的职责。

    皇帝和宰相都恨得给事中牙根痒痒,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有权力呢,虽然心里不痛快。还是重新批示了处理意见,然后再拿给给事中看,不行。重来,又给退了回去。

    估计这个时候宰相就要骂街了。要注意,一般退回两次以上的都是宰相。对于皇帝,给事中们多少还是给点面子,不能玩的太过了,退回一次可以,再退回去可就是有点蹬鼻子上脸了。

    但是对于宰相,给事中们从来不会客气,得了个机会,一顿整,要是再有点私人恩怨夹杂在里面,那热闹可就有的看了,一定是往死里整,给事中的口号:不把你整服,我都不是我爹生的

    当然了,也有例外的时候,例如宰相还兼着吏部尚书,那就不能玩了,再玩自己的饭碗都容易摔碎了;再例如宰相是个权相、奸相,一脸的仁义道德,满肚子整人秘术,如果得罪了他,自己是没有好果子的吃的,如:许敬宗、李林甫、李德裕等大佬。

    一般遇见这样的人当宰相,给事中们就长了心眼,一般能通过的就通过了,不能通过的就当没看见也通过了,当然了也有不要命的,或是二杆子精神发作,就是不买账的,接下来等待他的结果估计不是充军三千里就是回家种红薯,要知道这几位可都是有仇必报,有恨必除的主但是我认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原则的人,是不容易的;明知会丢官,明知会发配,依然坚持原则的人,是勇敢的;他们都值得尊敬。

    宰相们办事,只盼给事中能大笔一挥给通过了,大家都是出来混饭吃的,用得着那么较真吗?

    地球就这么大,谁求不找谁啊?给事中只要一通过,再交给侍中一拍板,事情就这么定下,一切万事大吉,直接交给尚书省执行就可以了,打仗的事交给兵部,要钱的事找户部,皇帝要盖个宫殿直接找工部,出使外国就找礼部尚书,各有各的职责,大家分工合作,皆大欢喜。

    尚书六部每部设四司专掌各项事务,司长叫郎中(从五品下),副司长叫员外郎(从六品上),这些官虽然不到,然而有的位置却是打破了脑袋也要顶上去,为啥,有权力,有油水。

    在唐代权力最大的是吏部,油水最大的就是户部,所以吏部的考功郎中、吏部郎中,户部的户部郎中,度支郎中(员外郎也是如此,当不了正的,副的也凑合),都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岗位,要是一朝有幸得了这么一个位置,你就等着坐着收钱吧。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在“政事堂”议事,初期在门下省集会共议政事,后来改到中书省,“政事堂”也由门下省转移到中书省。除了三省长官外,皇帝为了广泛的延揽人才参与国政,也特批一些人担任宰相,如“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机务”、“参与政事”等等都是宰相。

    但是后来到了唐中宗年间,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不再担任宰相,专门成了执行机构,就是上面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别说你户部尚书不服,你们尚书省的老大连宰相都不是了。还有什么牛的。所以即使左右仆射(从二品)的品级高于中书令(正三品)和侍中(正三品),但是因为远离权力中心。政治地位下降了许多,不再有昔日的牛气冲天。

    于是昔日很牛的左、右仆射在路上遇见了曾经的搭档(都是宰相)。品级没有自己高的中书令和侍中,也只得让人家先过去,然后自己再过去。

    唐朝的宰相没有定额,多的时候有十几人(唐中宗景云年间),少的时候只有一人(唐德宗贞元三年、四年独相李泌),过多和过少都是不正常的,中唐以后,宰相的名额一般固定为四人。

    首相为太清宫使,次三相也都有馆职。分别是(按序排列):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有这么一群人,经常和皇帝在一起,没事就能得到皇帝的召见,诏书完全由他们来草拟,皇帝很是信任和宠爱,而且他们的年龄都不是很大,意思就是很有潜力,又都是文字饱学之士。

    年轻。有文化,有能力,又深受皇帝的宠爱,他们未来的道路你可以自己想象会是什么样子?唐玄宗开元年间置翰林待诏。专为皇帝起草诏令(抢中书舍人的饭碗),后改为翰林学士,置学士院。

    翰林学士没有固定的名额。但是挑选极其严格,年龄不要太大。要有文化,熟知儒家经典。下笔成文,开口赋诗,入院一年后就可以起草文书。和皇帝离的近,接触的多,国家大事皇帝常常询问他们的意见,他们有着一个更加令人羡慕的名字“内相”,你想到他们未来的路了吗?

    没错,他们中的很多人,未来都登上了帝国的权力中心,上辅皇帝,下安黎民,他们就是宰相。据统计,自唐肃宗到唐懿宗一百多年间,任命翰林学士一百六十七人,其中有五十五人后来都当上了宰相,张説、张九龄等开元名相都出身与翰林学士的前身,值得一提的是大诗人白居易、元稹都担任过翰林学士,而且元稹后来位登相位。

    唐代宰相任期没有固定年限,有的长达十几二十年,有的少的可怜,只有一天(王徽)。贞观年间房玄龄任相二十二年(太宗当皇帝二十三年,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魏征十四年,李绩二十年,这其中长孙无忌一直保持着的一个记录,唐代任宰相时间最长者——三十二年,可谓政坛长青不老树。

    房玄龄、魏征等人的长时间任相,是有很大好处的,他们深知民间疾苦,有利于处理政事,贞观之治的创造他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是反观一些人,任相之久,为人之劣实在让人痛恨不已,实为人间极品,李林甫任相十九年,元载十五年,两个人的人品卑劣,下流无耻,卖官鬻爵,不搞得乌烟瘴气,誓不罢休。

    唐代宰相中午在一起吃饭,称为“会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工作会餐,在饭桌上什么话都好谈,大家联络联络感谢,增进增进友谊,大家都是朋友,都给一个老板打工(皇帝),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要搞好,要是兄弟那天不行了,拉兄弟一把。

    御史台的责任主要的纠察百官、监察州县,他们就像皇帝的眼睛,帮助皇帝监视着庞大的帝国。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副长官御史中丞(正五品上),其下是侍御史(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各有各的职责,他们是帝国官僚队伍保持清廉的卫士。

    御史的品级不高,但是他们很有权力,看不上谁就弹谁,谁得罪了自己就弹谁,明代的言官就是由这些御史们发展而来,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连他们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都可以弹劾,更别说其他的官吏了。

    然而无论他们多么的努力工作,贪污犯年年都有,政治案件还是不断发生,御史们很苦恼,这是为什么?他们不知道不是他们不称职,而是对手太狡猾。

    相比中央官职的复杂,地方官制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分为道、州、县三级,其中“道”不做为行政单位,贞观中。李世民分天下为十道,主要做为监察区域。和汉代的州差不多,同样后来的性质就变了。

    到了晚唐。一道就做为一个**的行政单位和军事区,然而往往不是朝廷主动划分的,而是军阀占领后,由中央认可。所以唐代的主要行政单位为两级——州和县,州有刺史,县有县令。

    同样是州,等级也不一样,分上、中、下三等,按户口的多少来划分。谁也别想抵赖。有时以4万户以上(估计是开元天宝年间,唐朝极盛),有时以3万户以上为上州;有时以2万五千户以上,有时以2万户以上为中州;不满两万户的为下州,要是再少的可怜。

    那就只能对不起了,州就别叫了,直接该县吧。州的行政长官叫“刺史”,掌管一州的事务,上州刺史是从三品。和御史大夫(监察机构御史台的长官)是一个等级;中州刺史正四品上,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吏部侍郎是一个等级;下州刺史正四品下,和其他五部侍郎是一个等级。

    由于当时社会上普遍重视中央官,说的难听点就是瞧不起地方官。所以地方官的等级明显很高,州换到明清相当于知府,正五品和和侍郎差好几个级别呢。然而在唐代他们的品级却是相等的。不能不让人感叹,同样是官。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哎,只能怪你生的不是时候。刺史也不是神仙。他也得有休息的时间,不能总工作,不休息,一个人干活也挺累的,于是中央给刺史安排了很多的助手,有别驾、长史、司马等等,协助刺史处理政务。做为州的下级——县,也同样以户口为标准分等级,不过不是三等,而是四等,有时以六千户以上,有时以五千户以上为上县;有时以三千户以上,有时以两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不足一千户为下县。

    县有“县令”是县的行政长官,掌管全县的事务,同样也有帮手,县令的主要助手是县丞,县令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什么,还有专管文书典籍的主薄和专管治安刑狱的县尉。

    同样,县的等级不同,县令的品级也有差异,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这个符合人们七品知县的常念),中下县令从七品上,下县令从七品下。

    县下还有乡里等基层机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保长,百户为里,里有里长,管理户口、劝课农桑,收取赋税,五里为乡,每乡设“父老”一人,乡直属于县。

    这样全国就组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一级管一级,将所有的人都收入到这个网中。中央下达诏令先到达州,然后是县、乡、里,最后达到老百姓的手中。

    唐代对官吏特别的优待,不只分给永业田、职分田,还按品级发工资,那个时候商品经济不算太活跃,还是民以食为天,官吏发工资也是发米,称为“禄米”。

    唐代发工资不是按人头发,而是按职务发,要是你兼任两三个公职,那你就发了,能大捞一笔,老婆孩子的口粮解决了,此外还可以吃吃大餐,泡泡桑拿,但是如果这样你就认为自己就很幸福,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

    有一些人要比你幸福的多,他们一年的工资就能抵得上你一辈子的工资,例如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杨国忠同志,身兼数十个职务,而且个个都是要职,都是其他人打破脑袋要争取的,那一年的工资绝对不菲。

    前些日子看见一个帖子,说偶像人物包拯一年的工资过千万,我猜测杨国忠同志也差不到哪里去,再加上外快油水,杨国忠一年的收入包拯应该是比不上的,为啥?

    毕竟包青天为民请命,一生清廉,两袖清风,那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你要是说包大人有计划外收入,估计包大人的粉丝就能用吐沫星子把你淹死,不要笑,这不是传说(切记:不可尝试)。

    所以在唐代当官是非常合算的,寒门学子一朝登第(科举进士科,别的不好说),成了国家正式公务员,一辈子勤勤勉勉的干活,少惹事,混个中产地主,然后退休还是没有问题,当然了,愤青,二杆子等极品人物除外。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新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使企业保持长青,国家保持活力。在大唐帝国,他们实行着这样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国家统一教材,学生统一学习,然后参加全国统考,选拔成绩优异者,为官。

    称之为“科举”先说统一教材,唐代科举主要考儒家经典,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儒家经典都是文言文,没有标点,而且和唐代已经离了很多年,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一样,文学这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派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对方是对的。

    但是试还是要考的,到底按照谁的解释考,就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大臣们一下子,就蒙了,这可咋办,注意那个时候还没有朱熹这等影响后世,大家都给面子的大儒。

    标准答案给不出,试就没法考,总不能都算对的吧,那还不如不考了,问题反映到了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立即拍板,试还是要考的,让国子祭酒孔颖达和有名望的大儒编写一本通行全国的教材,以后按照这个教材考试,就叫《五经正义》吧。(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