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四十九章 圣人

第四十九章 圣人

二九文学 www.29wx.com,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 !

    宇文泰想来想去,实在是想不出好办法,于是找老朋友苏绰商量,苏绰说了两个字“创新”。

    宇文泰不解。苏绰又说:现在最蛋疼的就是大家文化上没有归属感,说白了,就是你不正统,人家不甩你。曹操老是被骂,不就是他不正统吗?宇文泰继续不解,说我不正统,皇帝在我手上,还不够正统吗?“你有皇帝,人家高欢手里也有皇帝不是?

    南方的梁国也有皇帝不是?何况咱们这个还是人造皇帝,人家南方的那个皇帝还是纯天然的呢。”那怎么是好呢?

    苏绰又是两个字:“改革”。改什么?苏绰说:“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打造原生态的、又具有时代性的政治制度,那就是恢复周朝制度。

    现在在山东地区有士族文化、在南方有儒家文化,实行的都是汉、晋以来的制度,咱们搞个周朝的制度,比他早上好几百年,看谁更正统。”为什么这么做?

    很简单,名正言顺嘛!所以咱们要实行改革。具体怎么改?五个方面:其一:建立府兵制度,设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可以开府建衙,可以自己招兵买马,建立领导班子,那些老家伙从部将一下变成自治区主席,谁不愿意干呢!这叫留住团队。

    其二:把从山东迁过来的人的郡望(郡望,前面有解释)改到关内,省的那帮人老是想家。

    这叫留住心。其三:改姓,把府兵的将领的姓改成胡姓,并且要求其属下也跟着领导姓。这往后都是一家人了。这事儿就好办了。这叫留住人。

    其四:给地,和土地捆绑起来。府兵将领都有赐予的田地和士兵。有地就有钱,这还叫留住钱。其五:利用长安是周的发源地的地理优势,采用《周礼》的官制和他的鲜卑部落制度结合,建立春、夏、秋、冬、天、地六官制度,和东魏、萧梁相抗衡。

    这叫留住文化。效果怎么样呢?咱们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话:“宇文泰把他所带来的山东人与关内人混而为一、使汉人与鲜卑人混而为一,组成了一支籍隶关中、职业为军人、民族为胡人、组织为部落式的强大的军队,以与东魏、萧梁争夺天下。

    这就在关中地区形成了一个集团——关陇集团。(这段话就是对名词“关陇集团”的经典解释)。他们既是府兵将领,又是关中豪族,将领与关中豪族混而为一,使这个集团在关中生了根。”当然这一招也不是在一年完成的,不过整个计划实施没多久,整个关中地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处处飘扬着“皇上万寿无疆,大丞相身体健康”的标语。

    别说收效还真不错,别的咱不说,就拿这个府兵制度来说,这当兵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打仗的时候带着镰刀,割麦的时候扛着大刀。种地打仗两不误,国家既有收入了还省了一大笔工资经费,绝对是一专多能的现代化的农民兵。

    果然,改革一实行,国力逐渐强盛,东边的高欢在后来十多年的拉锯战中,竟然没占到一点便宜,还隔三差五的被将一军。最让高欢郁闷的是,这以后每年冬天的黄河一结冰,宇文泰可以躺在热被窝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而轮到他高欢去值夜班了。

    到了546年,玉璧一战,被西魏名将韦孝宽打的一败涂地,英雄一世、年老气盛的高欢哪辈子受过这样的气,结果急火攻心,高欢毕竟不是刘欢,肺活量没那么大,好不容易熬过了547年的正月初一,竟然一命呜呼了。小样,打不死你还气不死你。高欢拜拜后,他儿子高澄和权臣侯景矛盾加剧,后来直接导致了侯景之乱,这个咱暂且不表。

    单说这宇文泰自从高欢死后,大大松了口气,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菩萨熬成佛,宇文泰没成佛,但是离升天也不远了,多年的征战,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对手就是动力,高欢在,宇文泰干劲十足,高欢一死,宇文泰感觉怅然若失,似乎找不着目标了。身体也每况愈下,四十多岁的人日渐苍老,到了556年四月开始北巡。十月到了宁夏时,经过六个月的颠簸,竟然一病不起,也先去等马克思了。(马克思还没去呢!)

    当然,宇文泰不是一般人,在去见佛祖前还要办一件事:急招侄儿宇文护,并立下遗嘱:亲爱的西魏人民和战友们,在你们看见这封遗嘱之前,我刚刚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我的儿子们还没有长大成人之前,我决定将党政军大权交给我的侄儿宇文护全权代理。各位,卡色哟。

    说是艰难的决定,绝对一点不夸张,宇文泰何许人,在接力手的问题上当然不会含糊。不过有一点疑问,他说儿子幼小,看似不太成立,因为他的大儿子宇文毓已经二十三岁,放在今天也是大学毕业了,何况当年人那么早熟呢?宇文泰说这话当然有原因的。咱们不妨先看一下当时他手下的组合:当年宇文泰为了建立关陇集团,团结大多数,设立了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表面上大家称兄道弟,一团和气,其实呢,都是面和心离,成分很复杂,这些人中,

    其中跟随宇文泰白手起家六镇武将派有(含宇文泰):

    五个柱国:宇文泰、李弼、于谨、赵贵、侯莫陈崇。

    六个大将军:宇文导、贺兰祥、杨忠、达奚武、豆卢宁、王雄。

    这帮人对宇文泰来说基本上是靠得住的。

    跟随孝武帝入关的山东派(也可以叫做保皇派)有:

    三个柱国:元欣、李虎、独孤信,

    五个大将军:元赞、元育、元廓、侯莫陈顺、宇文贵。

    这帮人对于孝文帝来说,是靠得住的。

    关中本地豪强派有一个:那就是大将军李远。

    为啥给他们分类呢?因为他们的身份背景和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政治格局有着很大的关系。不信你往下看。

    到宇文泰临终之前,西魏和东魏已经势均力敌,大仗基本打完了,各过各的日子,谈不上冷战,但也热不到哪去。此时,李虎、宇文导已经英年早逝,除了几个姓元的皇家名誉顾问。(皇族的,给点面子),剩下的13位同志个个都是战神级人物,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看着这些老家伙,宇文泰想想都不敢死。但通过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考虑,最后他决定将大权传给宇文护。

    也许有人有疑问说,他既不是上柱国,也不是十二大将军,还有那么多的儿子,怎么就轮到他呢?

    的确没办法,这是宇文泰唯一的选择。咱看看,当年他病危时,周边环境是咋样的?东边死对头东魏(不久换成了北齐)势力还在,那是敌人,南边的梁国(第二年被陈代替)还在,那是敌人,西面吐谷浑还在,那也是敌人,北边的突厥还在,虽然暂时是朋友,但是突厥人向来喜欢骑墙头,见风使舵,谁也不能保证那天就变成敌人了.

    实际上,这时候的西魏身处四面包围,形势很紧张,再加上国内的问题,奄奄一息的宇文泰更是有点死不瞑目,我估摸着最起码有四个不放心:

    对内不放心,也就是对家里不放心,宇文泰十三个儿子,最大的宇文毓虽然二十三岁,但没有多少军功,也就没多少威望,只能算个没资历的官二代,其他的更别提了。所以,宇文泰说他幼小,其实指的是政治上的幼稚,不够老练。在那个野蛮生长、论资排辈的年代,老子一死,孤儿寡母的实在是不敢想象。

    对外不放心,也就是国际的形势很复杂,咱前面讲过了。

    对上不放心,啥意思,西魏傀儡政权还在,再不济、再傀儡,人家目前还是个皇帝,但这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的背后还有一群粉丝,这也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这些粉丝里面有几个是征战沙场的铁杆粉丝,独孤信之类的人物。这些人可不想当傀儡粉丝,个个手握重兵而且脾气都不太好。万一哪天擦枪走火,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下不放心,手下这些跟随自己东征西战的元勋们,成分比较复杂,(有六镇派、保皇派和本地派三派,前面讲过了),多数都和自己资历差不多,而且个个都是封疆大吏,自己一死,就怕没人镇得住了。

    这么多的不放心,得有人来解决啊,上阵父子兵,儿子太小。打虎亲兄弟,三个哥哥都死了(有点郁闷的)。剩下的比较亲的只有侄儿和外甥了。

    大侄儿宇文什肥当年留在晋阳陪老妈,被高欢干掉了。二侄儿宇文导,有勇有谋,培养了十几年,最适合做监护人,可惜比自己还短命。现在看下来,亲信当中,能倚重托付的只有四个人了:三侄儿宇文护(宇文导的弟弟)、外甥尉迟迥、尉迟纲和贺兰祥。咱们比较一下:论军功,三个外甥都比侄儿高得多,个个都是能打的好手,可惜,宇文泰需要的是帅才,而不是将才。

    论性格:宇文护的城府最深。

    论年纪:宇文护四十四岁,贺兰祥四十二岁,尉迟迥四十一岁,尉迟纲四十岁。宇文护最大。

    论管理:宇文护在其他三位之上,虽然贺兰祥也治理地方州县很不错,但是在驾驭手段上比不上宇文护。这是宇文泰最看重的一点:宇文护性格果断、沉稳、善于统筹。

    当然还有一点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宇文护是宇文家族的,其他三位虽然也是宇文泰一手培养大的,但毕竟是外甥,不姓宇文。在以家族为核心的年代,这一点非常重要,豪门贵族更不在话下。

    就凭这几点,宇文护成为宇文泰指定的权力监护人,那是必须地。

    但是以后发生的事情也是宇文泰真的没想到的,因为他的决定,一场腥风血雨的厮杀即将展开,这里有他愿意看到的,也有他死都不愿意看到的。那宇文护都干了些什么?请看下回:双人舞

    话说公元556年,宇文泰北巡到宁夏,突然一病不起,急招侄儿宇文护前来托付后事。十月四日走到云阳(陕西省泾阳县),便丢下一手创下的关中江山撒手西去。宇文护忍住悲痛,赶紧护送灵柩往京城赶,四十四岁的宇文护很清楚,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内外的情况很不稳定,尤其是领导人死在外边,人心思变,搞不好就是一场大乱。

    所以目前首要的工作就是保密。其实,云阳到长安也就半天的时间,可就半天,也要高度保密,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凶险。还好,那时候没有通信设备,撑死了飞鸽传书,保密工作容易做。不像现在人人用**,夜里放个屁,第二天全国都知道了。

    十月五日,灵柩秘密到长安,然后正式发布死讯,接着开追悼会。同时宣布15岁的世子宇文觉继承他老爸的官职和爵位,任太师、柱国(勋官一级)和国务总理(大冢宰)。到他老爸的大本营同州(陕西省大荔县)坐镇。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宇文泰大儿子23岁的宇文毓而立只有十五岁的宇文觉呢?这里面是有缘由的,中国传统的继承人制度是立嫡不立庶,也就是说必须选大老婆生的儿子,不能选小老婆生的儿子,而不管岁数大小。这宇文觉很幸运,是宇文泰大老婆生的。